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故事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目錄類
史評類
(增入蔡承禧劾升卿奏可考惠卿别有日录载此段尤/详要不异家传所载更不别出陈瓘荅 刘羲仲
书云吕)
(太尉日录未之见但于宛邱奏议中见其进日录劄子/尔盖自其与荆舒反目以后既进二手简又进日录四) (第 12a 页)
  稽其授受推其甲子括其卷帙分为四图
通鉴问疑一卷

  陈氏曰高安 刘羲仲壮舆
纂集其父道原与温公
  往复相继者亦附修书帖后
读史管见三十卷
  陈氏曰礼部侍郎建安胡寅明仲以通鉴 (第 20a 页)
  陈圆隐居名胜志在郡西后山黄山谷赠以诗云城中
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后山又题其堂曰独善淳
熙间朱子名其坊曰兼善


  陈慕寓居庐山志在郡西后山慕字必正宋人少徔陈
莹中 刘壮舆
苏养直游举进士历任州县有声或劝
使求郡不徔历倅洪潭明三郡归以祖业逊兄寄寓
后山号星湾

  冯去疾别 …… (第 32b 页)
  冰玉堂旧志在郡圃刘凝之故居苏辙尝曰凝之父子
廉洁不挠冰清而玉刚乡人因以名堂有张耒记兵
乱以来仅存其地淳熙中曾致虚为郡赎之民间垣
而构之以合于郡圃复作冰玉之堂绘刘公父子像
于其上而并绘陈忠肃公像以侑焉朱子并请刻陈
令举骑牛诗画于堂上以补一时故事之缺有朱子



  是是堂张耒诗题 漫浪翁刘壮舆
年过壮久不仕嗜学
著书自名漫浪所居之园林堂室皆以是名之宋史 (第 33b 页)
刘羲仲
(第 33b 页)
壮舆
政和中召为编修官至京师不谒权
要未几致仕归庐山一时公卿赋诗三世继美尤不
易云晁以道嵩山集云 (第 33b 页)
刘壮舆
家于庐山之阳自其
祖父凝之以来贻子孙者惟图书而已

  按陈后山记是是堂本羲仲官钜野时所作然考
张耒 (第 33b 页)
诗题云所居之园林堂室皆以是名之则壮

舆归庐山后乂必仍建是堂于所居矣故朱子冰
玉堂记亦云曾侯致虚既修葺屯田之基明年复
访得其故居遗址赎之民间遂作冰玉之堂既而
所谓是是堂漫浪阁者亦以次举而皆复其旧

  漫浪阁林志在星子县神林浦东岸 宋刘壮舆
建自号 (第 34a 页)
漫浪翁

  清净退庵朱子诗自注在栖贤西三里刘凝之旧作亭
取黄太史诗语名之桑疏刘涣隐居落星湾常乘黄 (第 34a 页)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父涣恕少颖悟俊拔年四岁坐客
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应声曰以其兄之子妻之一
坐惊异年十八试经义说书皆第一释褐为钜鹿簿

迁和川令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奏请同编修恕于魏
晋以后事尤能精详考證前史差谬光悉委而取决
焉王安石与恕有旧欲引修三司条例恕以不习金
榖为辞因言天子方属公以政事宜恢张尧舜之道
以佐明主不应以财利为先安石不能用遂与之绝
方安石用事呼吸成祸福高论之士始异而终附之
口顺而心非之者皆是也恕奋厉不顾直指其事或
面刺安石至变色公议其得失无所隐以亲老告归

南康乞监酒税以就养居母丧未除而卒年四十七
著十国纪年四十二卷资治通鉴外纪十卷(同上)

   刘羲仲
(第 8b 页)
壮舆
恕之子也幼敏慧博洽尝摘欧阳修五
代史误作紏缪司马光以其父有修通鉴功乞荫其
子补郊社斋郎清介有父风历钜 (第 8b 页)
野德安簿政和间
以蔡京荐召为宣教郎编修官至京师绝不造谒一
人昌言曰吾但知天子有命不知有荐我者竟弃官
归庐山自号 漫浪翁
或通刺但书江 (第 8b 页)
刘羲仲
又数 (第 8b 页)
  汉寿亭侯庙在府城冰玉涧


  陶桓公庙在府城北祀晋陶侃宋淳熙间朱子奏赐庙
刘羲仲
记元吴澄有重修记明洪武四年敕赐晋
侍中大司马长沙陶桓公之神每岁夏季举祀一在
都昌县

  文孝庙在府 (第 37b 页)
  据都昌县税户董翌等状伏睹本军榜示询访先贤事
迹数中一项晋侍中太尉长沙陶威公兴建义旗匡复
帝室勤劳忠顺以殁其身谨按图经公始家鄱阳后徙
浔阳见有遗迹在本军都昌县界及有庙貌在本军城

内及都昌县水旱祷禳皆有感应未悉上件事迹是与
不是指实且翌等系都昌县居民县境之南北的有陶
威公庙二所其神聪明正直阴有所助庙貌建立年代
深远逐时居民商旅祈祷无不感应今来翌等不敢没
其实陈乞详酌具录陶威公灵应事迹保明奏闻乞加
封号本军所据前项状述寻行下都昌县勘会得董翌
等所陈委是著寔保明申军及缴到江南 刘羲仲
所撰
公赞曰晋太尉陶威公侃有大功于晋其唱义于武昌 (第 9b 页)
从来多博奥之英如高安 刘壮舆
氏稽古多闻与苏黄
相上下尝取欧阳五代史摘其挂漏作纠缪论以示两
苏两苏不能屈乃知述作之难即庐陵不能无讹 (第 50a 页)
况以
今之谫谫者而欲操笔 壮舆
之乡也不自笑望洋河伯
哉虽然失今不志即 (第 50a 页)
壮舆
复起将无所据其谬而纠之
则又守土者责也用是勉次简编以俟后之宗匠

  补修袁州府志序       钟 (第 50a 页)
 郎知处州

刘元高三刘家集一卷
 元高咸淳中官御史里贯未详
  (臣/)等谨案元高是编乃辑其先世刘涣刘恕 刘羲
  仲
诗文涣字凝之天圣进士以太子中允致仕恕
  字道元涣之子举进士官和川翁源二县 (第 7b 页)
羲仲

  之子三世并刚直有史才而恕最优司马光尝称
  其博闻强记细大之事皆有稽考云
周弼三体唐诗六卷 (第 7b 页)
秘之藏而元符中荡为烟埃晁文元累世之
蓄校雠是正视诸家为精自中原无事时已有火厄至
政和甲午之灾尺素不存 刘壮舆
家于庐山之阳所储 (第 4a 页)
于厥心今遣兼鸿胪追赠大司马假密章祠以太牢魂
而有灵嘉兹宠荣又策谥曰桓(朱文公请陶桓公庙额/状载云江南 刘羲仲
所)
(撰公赞曰晋太尉陶桓公侃冇大功于晋读其书凛乎/若见其唱义于武昌破石头斩苏峻何其壮也东坡苏) (第 53a 页)
 诏勒停会赦复官 刘羲仲
(第 16b 页)
壮舆
高安人秘书丞恕之子太史范祖禹以
 恕修书功奏补郊社斋郎清操有父祖风仕至国史
 检讨忤蔡京不复仕曰吾知 (第 16b 页)
旧经楚康王避难于此山梁大同/元年张道士置在洞里至隋开皇丁道士移出洞铜)
(马庙场/置观)祠庙陶威公祠 (刘羲仲
记云子瞻尝为予言陶/公忠义之节横秋霜而贯白日)
(晋史所书折翅之事岂有是乎○吴澥辨云苏峻之诛/庾亮耻 …… (第 13b 页)
书以/揭焉)刘恕(字道原涣之子司马君实修资治通鉴以/史事之纷错者委之王介甫引为三司条)
(例不/就) 刘羲仲(字壮舆涣之孙诏为编修至京自宰相/以下并不造谒未几致仕苏子由有诗)
 陈 (第 15a 页)
刘恕(字道原涣之子司马君实修资治通鉴以/史事之纷错者委之王介甫引为三司条)
(例不/就)刘羲仲(字 壮舆
涣之孙诏为编修至京自宰相/以下并不造谒未几致仕苏子由有诗) 陈 (第 15a 页)
 以前例分为三十六条而考其离合稽其授受推其

 甲子括其卷帙列为四图
通鉴问疑一卷
 高安 刘羲仲壮舆
纂集其父道原与温公往复相难
 者亦附修书帖后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三卷
 秘书丞高安刘恕道原撰司马公修历 …… (第 26b 页)
 英宗实录熙宁元年曾宣靖提举王荆公时已入翰
 林请自为之兼实录修撰不置官属成书三十卷出
 于一手东坡先生尝语 刘壮舆羲仲
云此书词简而
 事备文古而意明为国朝诸史之冠(挥麈第/三录)晁氏读
 书志云熙宁元年正月诏曾公亮提举 (第 45a 页)
全书     史部十五
 通鉴问疑       史评类
  提要
    (臣/)等谨案通鉴问疑一卷 宋刘羲仲
(第 1a 页)
羲仲
    
筠州人秘书丞恕之长子宋史附见恕传末
    但称恕死后七年通鉴成追录其劳官其子
     (第 1a 页)
羲仲(案宋史原本作义仲癸辛杂识/亦作义仲均传写之误今改正)
为郊社
    斋郎其始末则未详也史称司马光编次资 …… (第 1a 页)
 而知者惟刘恕耳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杂
    难治者辄以诿恕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證差
    谬最为精详 羲仲
之书即裒录恕与光往还
    论难之词据书末称方今春秋尚废况此书
    乎云云盖成于熙宁以后邵伯温 …… (第 1b 页)
    绍正统与光力争而不从是不但习凿齿刘

    知几先有此说即修通鉴时亦未尝无人议
    及矣末附 羲仲
与范祖禹一篇称其父在书
    局止类事迹勒成长编其是非予夺之际一
    出君实笔削而 (第 2b 页)
羲仲
不及见君实不备知凡
    例中是非予夺所以然之故范淳父亦尝预
    修通鉴乃书所疑问焉所举凡八事 (第 2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通鉴问疑        宋 刘羲仲 

 秘书丞高安刘公讳恕字道原尝同司马公修资治
 通鉴司马公深畏爱其博学每以所疑问焉秘丞公
 未冠登 (第 1a 页)
 (学能文未冠举进士调钜鹿主簿迁和川令司马光/修资治通鉴荐恕兼修史事寻以亲老求监南康军)
 (酒以就养许即官/修书官至秘书丞) 刘羲仲(恕子性敏博学素以节操/自持恕没后通鉴成追录)
 (其劳乃官羲仲政和间欲编逸史自汝州仪曹召为/编修自宰相以下皆不造谒未几致仕归庐山弟和)
 (仲有超轶材作诗自/成一家为文慕石介)
李常(建昌人皇祐间举进士熙/宁初为右正言时王安石)
 (方更法常言其不便哲宗时上言七事拜御史中丞/少 (第 18a 页)
 (酒以就养许即官/修书官至秘书丞)刘羲仲(恕子性敏博学素以节操/自持恕没后通鉴成追录)
 (其劳乃官 羲仲
政和间欲编逸史自汝州仪曹召为/编修自宰相以下皆不造谒未几致仕归庐山弟和)
 (仲有超轶材作诗自/成一 (第 18a 页)
 (鉴奏请同编修王安石与有旧欲引寘三司条例恕/不肯附新法固辞且言其失卒年四十七所著有十)

 (国纪年通鉴/外纪等书) 刘羲仲(恕子长于史学平居厉节操有/祖父遗风后以蔡京荐召为修)
 (史检讨至京师时宰以下并不造谒忤京不复仕卒/于庐山所著有太初历弟和仲有超轶材作诗清奥)
 (刻厉欲自成家为文慕/石介有侠气亦蚤死)
龚端(新昌人元符初进士历/官自建昌户曹以至立)
 (朝未尝随世俯仰钦宗时极论时事危言谠论钦宗/谓其凛 (第 16b 页)